下載APP
PC開播
聯系客服
+ 關註

Five 🌈

ID:1726946
P
33歲
颜控
撸猫
PPL
1.0w關註
1.6w粉絲
4.1w獲贊
動態
短視頻
Five 🌈
3天前
真的会有柏拉图式的恋爱吗? 当然有啊,超多! 拉拉的爱情有时候真的很“柏拉图PLUS版”——嘴上说佛系,心里小火车已经开到对方家楼下了。 一边说“随缘啦”,一边疯狂幻想跟她养猫种花看日落。 不是不想更亲密,是太在乎了,怕太快靠近反而吓跑她。 所以才会像弹簧一样,一边拉一边收,表面是淡淡的灵魂交流,实际是天天在内心谈恋爱三百回合。 别急,慢慢靠近也挺浪漫的,重要的是——你心动,她也没躲,那就已经不太“柏”了。
Celeste馨玉💐: [sticker]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什么MBTI容易最多拉子? 非官方调查里,拉拉比例最高的 MBTI 类型 • INFP ≈ 11.3 %(女性样本,OkCupid 2014 数据)  • 同一批次其他类型的女同占比:INFJ 9.3 %、INTP 8.4 %、INTJ 7.5 %……均低于 INFP。
查看全部 2 条评论
Celeste馨玉💐: [sticker]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拉子们真的会有学历崇拜吗 • 有,但不算全民:名校/海归标签在交友软件、群聊里确实更吃香。 • 原因三条 1. 安全感=潜在收入:学历常被视为未来经济独立的快速指标。 2. 圈子小→硬指标被放大:可量化信息少,学历最直观。 3. 精神契合筛选:高学历被默认“聊得来”,省事。 • 风险:可能错过性格更合拍的人,只看文凭=陷入新刻板。 • 建议:把学历当加分项,核心还是价值观+情绪稳定。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女朋友还处着跟相亲对象吃饭这个事儿正常? 如果她跟相亲对象继续单独吃饭,却又说在跟你谈恋爱,那本质上就是把你和对方都放在『备选』位置。恋爱最基本的尊重是 排他 + 透明:要么双方都处于开放关系、彼此知情并认可;要么就专心对一个人负责。如果她是因家里逼婚不敢出柜,那也得先跟你坦白、一起想办法,而不是让你在感情里当『影子角色』。给她明确选项:要继续认真在一起,就停止相亲并向家里说明;否则就别耽误彼此。真心不怕验证,模糊地带才最伤人。”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les中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ppl? 1. 审美升级 • 年轻一代普遍追求“性别气质多样化”,不再把帅 T 当唯一象征;两个 P 也能组 CP,颜值与衣着风格更贴近主流女性审美,自然吸粉。 2. 去刻板化 • 传统 T/P 划分被认为限制性别表达;PPL 直接模糊“谁攻谁受”,与“平权、互助”理念契合,更符合女权视角下的相处模式。 3. 社交平台算法加持 • 小红书、微博等内容分发偏好精致生活、时尚穿搭;P‑P 情侣更容易产出高互动笔记和 vlog,被算法推上热门,形成“看见‑模仿‑再扩散”闭环。 4. T 资源稀缺 + 供需错位 • 城市里“典型 T”比例本就不高,优质 T 供给紧张;很多 P 最终“转向内部消化”,PPL 因缘际会地变得日常化。 5. 消费场景友好 • P‑P 情侣逛街、拍照、探店的消费链路更长、更可视化,品牌乐于合作营销;线下商家也爱办“闺蜜/情侣”双人套餐,无形中强化这一组合。 6. 情感平权体验 • 两个 P 往往收入、教育、生活方式相近;恋爱角色平等、家务分工灵活,减少“谁养谁”或“谁该迁就谁”的隐性压力。 7. 文化输出叠加 • 韩流、“百合”动漫、港日偶像剧等大量 P‑P CP 形象输入,潜移默化影响本地 CP 取向与审美偏好。 ⸻ 一句话总结: PPL 流行,是“性别表达自由 + 垂直平台曝光 + 市场消费红利”共同作用的结果。你怎么看?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拉拉如何合法结婚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喜欢上台T会有结果吗 1. 经济压力 • 点台、买酒、送礼物都要花钱;“友情价”大概率也是高消费。 2. 时间错位 • 她上班是深夜到凌晨,你白天要上班——相处时间碎片化,作息难同步。 3. 角色混淆 • 工作里的“热情”未必等于对你真心;分不清职业微笑还是恋爱信号易受伤。 4. 安全与圈子 • 夜场环境复杂,可能伴随酒局、烟局甚至粉局;你得适应并学会自保。 5. 情感不确定性 • 客人多、诱惑多,引发占有欲和信任危机;容易患得患失。 6. 社会观感 • 部分朋友家人对“夜场 + T”充满成见,公开关系可能面临舆论压力。 7. 成长机会 • 你会快速学习情绪管理、沟通、消费理性;看清自己对“爱与需求”的真实排序。 ⸻ 一句话总结: 荷包、心脏、作息都要扛得住,想清楚再上头。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这上面没有正常人是吗? LesPark: • 活动密度更高 • 官方/公会运营的节日、话题赛、打榜赛多,直播间更热闹 • 国际化,海外用户比例更高,界面多语言,跨国结识更容易 • 礼物与主播生态成熟 ,主播更优质,主播数多很多,主播工会体系健全、礼物种类丰富,主播变现途径更多 • 用户层次更高:一二线城市、白领、留学生比例更大,平均年龄也会大一点
大貔貅🌳: 你怎么说出来了 [表情]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占有欲很强对你来说好还是不好 占有欲就像火锅底料——一点点提味,多了会辣哭。 ⸻ 为什么“适度”才香? 1. 被惦记的小甜蜜 • 适当关心=暖手宝,安全感 up。 2. 过度等于高温烤箱 • 秒回检查、定位共享=自由度‑100,窒息感爆表。 3. 自由 + 亲密才持久 • 互相给空间,才能把好感留在保鲜层,而不是冷冻层。 ⸻ 如何避免“辣过头”? • 说边界:明确自己需要的独处时间或社交自由。 • 用“I 语言”:表达感受,而不是指责对方。 • 看反馈:肯调温=继续,死守高温=及时止损。 ⸻ 一句话总结: 占有欲是调味料,别把整包辣椒面倒进锅——点到为止,才好吃。
評論
發送
Five 🌈
4天前
为什么拉拉总是会喜欢上学姐和女老师? 谢邀。 ① 心理学视角:权威 + 依恋投射 关键词 解释 榜样‑依恋 成年早期(约 15‑25 岁)对“比自己强一点”的女性更易产生理想化崇拜,学姐/老师天然占位。 安全‑权威感 老师常被视作可靠、成熟、见多识广;对处在性取向自我探索期的女生来说,这种“稳”提供情感安全。 认同‑投射 “我想成为她”与“我喜欢她”在青春期往往难区分,易把自我理想投射成情感依恋。 小结: 崇拜感 + 安全感 + 角色投射,是萌芽期吸引力的三重催化剂。 ⸻ ② 社会情境:可接近性 + 同温层效应 1. 近水楼台 • 校园是高度性别分层又相对封闭的空间,“学姐”“女老师”恰好是可经常互动、又带点距离感的对象。 2. 女权/多元意识萌发早 • 很多女老师、学姐在价值观上更开放,敢谈性别、多元文化,容易成为年轻拉拉的「safe space」。 3. 同伴稀缺 → 资源集中 • 在整体异性恋主流环境里,可被识别或猜测为 LGBTQ 友善的年长女性相对稀缺,注意力自然集中。 小结: 封闭场域里“可接近且友善”的年长女性,是最容易被聚光灯照到的一群。 ⸻ ③ 发展阶段:从“启蒙 crush”到成熟伴侣 阶段 典型心态 可能走向 启蒙期 初识同性感情,学姐/老师像“灯塔” 单向暗恋、情书、偷偷关注社交媒体 探索期 价值观相投、学业/职业指导 可能升级为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 分化期 自我独立、审美多元 逐渐发现同龄或更小年龄段也具吸引力 小结: 喜欢学姐/女老师往往是自我认同旅程的“第一站”,不一定停留一辈子。 ⸻ 结语 • 不是“必然公式”:并非所有拉拉都如此,也有很多人完全不迷姐姐型。 • 关注自我成长:与其纠结“为什么”,不如思考这种吸引给自己带来什么启示——安全感?榜样力量? • 换位思考:如果你是被暗恋的学姐/老师,边界与关怀同样重要。 一句话 takeaway: 在拉拉的成长旅程里,学姐与女老师常兼具“可接近的女性榜样”与“安全情感容器”双重角色,因此容易成为青春期甚至成年早期的高频 crush 对象。
評論
發送

掃碼下載APP

和3000萬+拉拉交友

推薦直播

🔵Thierry唐
188
私人专题·互动点唱
597
吳糖气泡水🫧
145